過去房地產一直被認為是家電市場的"睛雨表"和“助推器”。房地產火爆自然帶動家電市場的發展。今年以來,房地產的突然暴漲卻沒有帶來家電市場的同時走強,反而壓縮很多家庭在家電上的消費預算和支出。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家電廠商都在奇怪:為什么今年以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火爆,房價的持續上漲,卻沒有帶動與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的家電市場火爆發展,反而讓家電市場的消費需求更加疲軟?
油價在經歷"六連停"后最終迎來今年的第一漲。一線城市房地房市場在今年已經出現持續暴漲。唯獨家電在迎來一系列原材料上漲后,卻不敢公開宣布漲價。事實上,以房地產市場暴漲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上漲行情,已經對家電市場造成新的利空。
還有家電商家指出,甚至就連豬肉、大蔥、生姜等菜價都在一個勁的上漲。唯獨家電在一線市場上,不僅沒有一絲強勁上漲的勢頭,反而還不時降價以換取對消費需求的刺激。更大困惑在于,豬肉、菜價的上漲并沒有影響市場消費需求。而家電產品的降價促銷卻沒有帶來相應的消費需求增加。
問題就出在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暴漲上。單從這一輪房地產市場的火爆,房價的上漲來看,短期內對于家電市場不是利好,而是利空。因為,從直接影響的層面來看,每次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對于家電市場的帶動,原本就不會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肯定要滯后1-2年左右的時間。
而今年這一輪的房地產市場火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剛性消費需求猛增帶來的價格上漲,而是錢太多沒有地方去引發的一輪資產價格上漲,以及房地產投資。
所以對于很多剛需家庭來說,這一輪集中于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在家庭收入沒有增長,而日常消費成本支出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只能是壓縮在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支出。特別是對于很多家電企業正在實施"以舊換新"活動,意在刺激許多家庭的老舊家電淘汰,現在來看卻是一輪利空。
接下來在全球,及中國經濟趨于更加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政府開足印鈔機、加大對市場現金投入力度,并且通過一系列大型公共項目的投資建設力度。已經推高當前很多家庭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的資產價格。
而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持續走高只是一個縮影。換句話說,這一輪房地產市場暴漲背后,不是消費需求拉動,而是投資性拉動。對于家電制造等實體產業來說,不會產生利好。
這種局面對于家電等耐用消費品而言,顯然已經陷入一輪經營和發展的雙重困境之中,最大的壓力和矛盾主要集中在生產廠家身上。目前各種原材料價格已經出現一輪持續上漲勢頭,未來一段時間家電原材料漲價將是必然趨勢。
接下來,在家庭收入整體沒有增長,房價等物價上漲帶來的家庭支出卻在增加的背景下,家電廠家,以及部分商家,想在一線市場漲價屬于典型的"有心無膽",但降價促銷的直接效果又大不如往年。
以資產價格上漲造成的新一輪利空,正在沖擊今年二三季度的家電市場終端引爆和出貨。短期來看,無論是家電廠家還是商家,都沒有找到很好的破解之道。只能選擇在煎熬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