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正是在各自網站公布了家電能效領跑者名單,其中入選電視產品,冰箱、冰柜產品,以及空調產品分別有45個主型號。其中空調產品中格力品牌空調申請的15個型號全部入選,成為單品牌入選型號最多的家電企業。
所謂能效“領跑者”,是指“同類可比范圍內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產品、企業或單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支持是家電行業“政策空窗”多時之后享受到的新一輪產業政策支持。與之前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和北京節能惠民補貼不同的是,此次能效領跑者的評選沒有“真金白銀”的政府現金補貼,而是改為政府采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優先,加印能效“領跑者”標志等方法實施。
從去年11月公布的能效“領跑者”實施細則來看,每類產品分別只有綜合性能突出的10至20個型號入選能效領跑者名單,相比之前的節能惠民政策單個品牌可有上百個產品型號入圍,能效領跑者更重視產品競爭力,并不是“雨露均沾”的普惠制??梢哉f此次能效領跑者的評選,政府將手中的蜜罐變成了鞭子,對家電行業不再是一味的寵溺,更多的是激勵企業去技術創新,改善自己的產品,使之更加環保節能。
很多專家認為,之前普惠制的節能惠民政策對于企業的門檻過低、操作過于簡單,政府的財政補貼并沒有發揮積極作用,很大程度上甚至對于家電市場有消極作用——門檻過低使得很多“皮包家電公司”出現,用劣質的產品騙取國家補貼之后就退出市場,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售后無處維權;與此同時,這些“皮包家電企業”的出現攪亂了整個家電市場,使得那些真正的家電大品牌在政策補貼的市場上被邊緣化。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提出自己對于政府補貼政策的不滿。在她看來,政府對于行業的最好政策不是直接撥款補貼,而是“給我自由”——政府對于企業最大的幫助就是適當放手,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公平競爭。
此次能效領跑的評選是過去政府補貼的真正轉變,門檻不再是企業抬腿就能進去的,而是要跳起來,甚至需要助跑才能邁入能效領跑者行列。
能效領跑者申請企業申請的產品能效必須達到國家能效等級二級,獲得3C認證和節能產品認證,近一年內該品牌產品在省級以上產品質量檢查中無不合格,要求在中國大陸境內生產和使用,并且在政策年度內單個產品型號出貨量不少于1萬臺。
一旦入圍節能領跑者名單,國家將其產品納入政府采購清單,實行優先采購;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央基建投資、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節能改造項目將優先選用能效領跑者產品。除此之外,入圍產品在市場銷售時將統一印刷“能效領跑者”的標志。
相比較節能惠民政策的條件,能效領跑者的要求高的不止一個兩個等級,這些要求將給更多注重創新和技術突破的企業帶來福音。
環保事業任重而道遠,這不僅需要企業不斷創新和技術突破,更需要政府對于公平競爭環境的營造和政策的激勵。相比于蜜罐,鞭子才更有激勵作用。用真正激勵技術升級政策代替真金白銀的補貼,中國家電行業才能整體強大起來,“董明珠們”“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夢想才不會那么遙遠。